2025武汉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
时间:2025年8月14-16日 地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邀请函
汽车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坚实支柱,更是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窗口。湖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核心区域,其地位在全国经济发展版图中举足轻重。湖北的汽车制造业紧密结合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积极响应“两圈一带”和“工业强省”的号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坚定的创新精神,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塑造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在把握时代机遇中积累了雄厚的增长潜力,构筑了坚实的产业根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被誉为“中国汽车之城”的武汉,位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双重交汇点,不仅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近代工业和商业的重镇。武汉的汽车产业连续七年蝉联该市大支柱产业的位置,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在过去三年中持续位居产业贡献率的地位。截至目前,武汉的汽车产业规模在中部地区,产值稳居全国第六。
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群,以及各具特色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湖北正加速推进乘用车、专用车辆、商用车辆及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聚焦关键零部件、车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到2025年,湖北省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达到惊人的8800亿元人民币。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湖北将持续优化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广泛应用和推广先进技术、工艺、流程、装备和新材料,推动企业生产设施、装备和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升级改造。
目标观众 汽车制造商、改装厂、改装行、改装店,汽车工业设备制造商、汽车零配件用品制造商、贸易商、代理商、经销商、终端用户,汽车配件用品市场、超市、连锁加盟店、4S店,汽车保养及美容中心、汽车维修中心、汽车修理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汽车后市场经销商,汽车后市场连锁经营领域专家、学者、投资公司及国内外有志于汽车后市场投资创业人士、汽车服务行业、汽车爱好者、车友会、俱乐部、商务机构、汽车维修检测行业相关部门、政府主管部门、汽车行业协会、媒体等。
展出范围:
一、零部件
车身系统:轮胎、面板、方向盘、仪表、灯具、座椅、相关配套等
驱动系统:发动机、变速、驱动传动、排气技术 空调等;
底盘系统:轴、转向、刹车、悬挂等;
汽车电气系统:电源、点火、起动、信号照明、仪表和辅助电气装置等;
汽车工业铸造及压铸:汽车铸造件、零部件制造的精密锻造生产线及制造单元、3D打印等;
新能源汽车及相关系统部件:整车总线与控制系统、各种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系统、充电装置、储能装置、能源管理系统;线缆、线束、连接器等;
汽车零部件包装机械、包装设计、包装制品及材料;
二、汽车电子
车辆照明、智能网联、车用电子产品、新能源系统等
三、汽车改装服务及用品
汽车轮胎轮毂、汽车用品、改装车、汽车服务、专用设备、汽车美容等;润滑油、养护用品、通用部件及汽车制造相关材料等;
汽车维修养护:维修检测、诊断设备、清洗保养设备、汽车美容护理、环保工具。
二、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设备
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设备:零部件加工设备、材料、3D打印、工业机器人、模具及配套、表面处理、压铸/铸造
新能源及轻量化:新能源汽车技术、设备及部件,汽车轻量化材料、工艺、技术及设备
汽车零部件库存管理策略
有效的汽车零部件库存管理对于确保供应链的顺畅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管理汽车零部件库存的策略:
需求预测: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季节性变化,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零部件需求量。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库存水平和订货计划[4]。
ABC分类法:根据零部件的价值和使用频率,将库存分为A、B、C三个等级。A类是价值高、使用频繁的零部件,需要重点关注和精细管理;B类次之;C类是价值低、使用较少的零部件,可以采用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4]。
安全库存设置: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如供应延迟、需求波动等,设置适当的安全库存水平。安全库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供应,但过多会增加库存成本,需要平衡[4]。
定期盘点:定期对库存进行实物盘点,确保库存记录的准确性。盘点可以帮助发现库存差异、过期或损坏的零部件,并及时进行调整[4]。
先进先出(FIFO)原则:确保库存中的零部件按照入库顺序使用,以避免过期和陈旧,特别是对于保质期有限的零部件[4]。
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货和。可以实施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交货时间、价格、质量等进行评估,以优化供应链[4]。
信息化管理: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或其他库存管理系统,实现库存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跟踪库存状态、自动生成订单、监控库存水平等[4]。
库存周转率优化:通过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可以通过促销活动、优化订货策略等方式提高库存周转[4]。
多渠道库存管理:对于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的业务,需要统一管理各个渠道的库存,避免库存重复计算或断货情况的发生[4]。
库存成本控制:定期审查库存成本,包括存储成本、资金成本、过时损失等,通过优化库存结构和订货策略来降低总体库存成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