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煤在工业上主要分为动力用煤、冶金用煤和化工原料用煤。现有标准主要有GB/T 31862-2015《商品煤质量 褐煤》、GB/T26126-2018《商品煤质量 煤粉工业锅炉用煤》、GB/T 18342-2018《商品煤质量 链条炉用煤》、GB/T7563-2018《商品煤质量 水泥回转窑用煤 》、GB/T 7562-2018《商品煤质量发电煤粉锅炉用煤》等标准。当然,在民用领域国家对商品煤也有规定,比如GB 34170-2017《商品煤质量 民用型煤》 、GB34169-2017《商品煤质量民用散煤》等国家强制标准。由于为了控制碳排放,很多地区已经禁止售卖和使用民用煤,商品煤多以工业用为主。
为了控制商品煤质量,国家在法律层面早就出台了《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暂行)》以及《商品煤质量评价与控制技术指南》等政策规定。这些规定对各类用途商品煤的流通和应用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知道在这之前,商品煤的标准要求主要集中在工艺性质指标上,对煤中硫及其它有害元素要求较少。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的普及,在现有阶段的商品煤质量系列标准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就成为加强不同领域商品煤质量监管、促进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我们以高炉喷吹用煤为例,喷吹煤领域的国家标准Zui早是 2001 年发布的 GB/T 18512-2001《高炉喷吹用无烟煤技术条件》以及2002 年发布的 GB/T 18817-2002《高炉喷吹用烟煤技术条件》,到了2008 年,国标委对上述两个标准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全新GB/T 18512-2008《高炉喷吹用煤技术条件》。 GB/T 18512-2008从发布至今,俨然实施了13年来,不可否认,该标准对引导和规范喷吹煤产品开发,特别是低灰、低硫的长焰煤、不黏煤等作为喷吹煤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升高炉喷吹置换比,降低高炉生产成本也提供了技术支撑。由于早期的喷吹技术主要使用无烟煤,喷吹用煤一般要求为低灰、低硫煤。随着喷吹安全技术的进步,低挥发分烟煤和高挥发分烟煤逐步在喷吹领域得到应用。GB/T 18512-2008中要求的技术指标就不能满足当前的行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