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也被称为豆油或大豆毛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油脂。以下是对大豆油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大豆油
英文名称:Soybean Oil
别名:豆油、大豆毛油
CAS号:8001-22-7
主要原料:大豆
二、物理性质
性状:澄清、浅黄色至深褐色(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品种不同而异),无臭或几乎无臭的液体。
密度:0.91500.9375g/mL(20℃/4℃),也有资料指出其密度为0.917 g/mL(25℃)或0.9220.927g/mL(15℃/15℃)。
凝固点:约-18-15℃,也有资料指出其凝固点为2021℃。
沸点:>150℃,闪点>230°F(约110℃)。
折射率:1.4711.4775(25℃)或1.47351.4775(n20℃D)。
黏度:8.5左右(E020℃)或50.09 mPa·s(25℃)。
溶解性:溶于烃类、酮类、酯类、gaoji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三、化学性质
主要成分:gaoji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含有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等多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幼儿和老年人的健康尤为重要。
稳定性:大豆油在光照下易发生氧化,应避光保存。长期储存的大豆油颜色会由浅变深,称为“颜色复原”现象,这可能与油脂的自动氧化有关。
四、生产方式
大豆油的生产方式主要有压榨法、浸出法和水酶法。其中,压榨法和浸出法是Zui常用的方法。
压榨法:通过破碎、蒸煮、压榨和过滤等步骤从大豆中提取油脂,可以保留大豆中的营养成分,但出油率较低。
浸出法:用化学溶剂将大豆中的油脂萃取出来,再通过蒸发溶剂、回收溶剂等步骤得到豆油。浸出法的出油率较高,但可能会影响豆油的纯度和风味。
水酶法:利用水解酶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可溶性氨基酸和脂肪酸,再通过过滤、分离等步骤得到豆油。水酶法的出油率较高,且可以保留大豆中的营养成分,但成本较高。
五、用途
大豆油的用途广泛,主要包括食用和工业及医药用途。
食用:
烹饪用油:是烹饪的主要用油之一,占豆油总消费的较大比例。
食品加工:用于制作凉拌油、煎炸油、起酥油等,还用于制造人造奶油、蛋黄酱等食品。
工业及医药:
工业用途:可制甘油、油墨、合成树脂、涂料、润滑油、绝缘制品和液体燃料等。豆油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可以制造肥皂和蜡烛;豆油与桐油或亚麻油掺和可制成良好的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