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煤
无烟煤是煤化程度的一类煤。挥发份低,含碳量,有较强光泽,硬度高且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是较好的民用燃料和工业原料,还可用作碳素材料等高碳材料,生产合成煤气、高炉喷吹燃料等。
无烟煤按照挥发分可以分为3小类,分别是1,2,3号。
类别符号 分类指标 Vdaf% H*%无烟煤一号WY 10-3.5 0-2.0无烟煤二号WY2>3.5-6.5>2.0-3.0无烟煤三号WY3>6.5-10.0 >3.0
烟煤
(1)贫煤:是煤化程度,挥发份,且接近无烟煤的一类煤,燃烧时火焰短,但热值较高,没有粘结性,受热后不产生胶质体,不能结焦,但可作为瘦化剂少量配入,与肥煤配合炼焦,但必须粉碎,多数用作动力或民用燃料。瘦煤比较稀缺,可以作为炼焦时的配煤,作用是填充空间,增加焦炭的强度。
(2)贫瘦煤:是烟煤中煤化程度较高,挥发份较低的一类煤,受热后只产生很少量的胶质体,粘结性差,其性质介于贫煤与瘦煤之间,这类煤大部分用作动力和民用燃料,少量也用于气化。在配煤炼焦时配入一定比例时也能起到瘦化作用。
(3)瘦煤:是烟煤中煤化程度较高,挥发份较低的一类煤,受热后能产生数量较少的胶质体,单独炼焦时,能炼出熔融性较差,耐磨性不好,裂纹少,块度较大的焦炭。我国这类煤的资源不多,多数作为炼焦配煤的原料,炼焦时作为配煤使用主要起增大焦炭块度和一定的瘦化作用,也可作动力和民用燃料。
(4)焦煤:是烟煤中煤化程度中等或偏高的一类煤,中等挥发分,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受热后能产生热稳定性好的胶质体。单独炼焦时,可炼成熔融性好、块度大、裂纹小、抗碎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焦炭,是一种的炼焦用煤。但单种煤炼焦时由于膨胀压力大,易损坏炉壁和使推焦困难,焦煤常用于炼焦配煤,它可以起到保证焦炭机械强度的作用,如果炼焦时不使用焦煤,甚至会导致高炉的塌炉事故。焦煤的结焦性,但不是,且可磨性,*容易磨碎。焦煤分布较少,主要分布在山西临汾,吕梁,太原,晋中一带。
(5)肥煤:是煤化程度中等的烟煤,受热到一定程度能产生较多的胶质体,且有极强的粘结性,单独炼焦时,能产生熔融性良好的焦炭,焦炭耐磨性特别好,但焦炭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其抗碎强度比焦煤炼得的焦炭稍差,是配煤炼焦中的重要煤类,但不宜单独使用。肥煤的粘结指数,一般是配煤炼焦的骨架煤和重要基础煤,它可以多配用弱粘结煤或不粘结煤。在炼焦中,至少要使用30%的焦煤,30%的肥煤。
(6)1/3焦煤:属煤化程度中等,性质介于气煤、肥煤与焦煤之间的过渡煤类,是中等较高挥发份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可生成质量较好的焦炭,焦炭的抗碎强度接近于肥煤焦,耐磨性稍低于肥煤而明显高于气肥煤焦和气煤焦。故它可单煤种炼焦供中型高炉使用,是良好的配煤炼焦的骨架煤之一,是配煤炼焦的好原料。
(7)气肥煤:是煤化程度和肥煤接近,挥发份高,粘结性较强的烟煤,有人称之为“液肥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和煤气,因为析出的气体过多,不能生成致密、高强度的焦炭。通常用作炼焦配煤或作为生产干馏煤气的原料。
(8)气煤:属煤化程度较低,挥发份较高的烟煤,其特点是挥发份特别高,粘结性中等,用于炼焦配煤,炼焦时能产生较多的煤气、焦油与其他化工产品,也是生产干馏煤气的好原料。
(9)1/2中粘煤:我国这类煤的资源很少,属煤化程度较低,挥发份范围较宽,受热后形成的胶质体较少,其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煤类。其中粘结性较好的可用作配煤炼焦的原料,粘结性差的可作为气化原料或燃料。
(10)弱粘煤:煤化程度较低,挥发份范围较宽,受热后形成的胶质体很少,由于这类煤的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含量较多,粘结性微弱,主要作为气化原料或燃料。随着炼焦技术的发展,弱粘煤的在炼焦中的使用比例可以达到12.5%左右。
(11)不粘煤:是煤化程度较低,挥发份范围较宽,无粘结性或粘结性小于5的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或燃料。
(12)长焰煤:是烟煤中煤化程度,挥发份、粘结性很弱的一类煤,受热后一般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为其特征,是较好的动力燃料和气化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