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饮水PH值变动的原因很多。当饮水受到含酸或含碱物质污染时,PH值就会发生变化。PH值升高,说明水质受到碱性物质的污染;PH值降低时,说明水质受到酸性物质的污染。当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而使水的碱性增强,PH值就会提高。
PH值在6.5-9.5并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但多数天然水或饮用水都为中性。
总硬度
水中的硬度通常用每升水中含的氧化钙数计算,含10mg/L氧化钙为一度,主要是表示水中钙盐和镁盐含量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钙盐和镁盐含量高,则水的硬度大则小。有时水中含有较多铅盐、锌盐和铁盐也会使硬度增加。
水的硬度由于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暂时性硬度和永jiu性硬度两种。这两种硬度总起来称为总硬度。当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时,水的硬度提高,但这种水经过煮沸以后,溶解的碳酸盐能沉淀下来,使水变软。这种由于碳酸盐含量增高而形成的硬度叫做“暂时性硬度”,又称为“碳酸盐硬度”。当水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的硝酸盐时,水的硬度也增高,这种硬度不会因水的煮沸而降低,叫做“永jiu性硬度”又叫“非碳酸盐硬度”。
通常根据硬度的大小,把饮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当水的硬度低于8度时,叫做“软水”;高于8度时,叫做“硬水”。实验证明,当超过1200mg/L时能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率。一般认为,超过700mg/L的硬水对机体有不良影响。
饮用水过硬会引发大骨节病、克山病和心血管疾病;硬水也会使食物变味;用硬水洗衣服不仅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洗脸和洗澡会使皮肤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毛发也容易变脆、折断。鉴于上述情况,我国饮水卫生标准规定,水的总硬度不能超过25度。即以氧化钙计算,不超过250mg/L。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人体组织中约含有3-5g铁。人体每天需从食物和水中摄取6-12mg的铁,才能满足正常生理活动的要求。水中含有少量的铁对人体并无害处。当水中的含铁量过高时,则会带来一些不良作用。
研究表明,含铁量超过0.5mg/L时,就会使饮水感官性状恶化,发生特殊的铁锈味。达到1mg/L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并呈铁锈色。当铁含量高而使色度增加到30度以上时,水质会变红。我国规定饮用水中含铁量不超过0.3mg/L。、桶装水:是指采用自来水或抽取地下水,经过现代工业技术(反渗透、电渗析、蒸馏、树脂软化等)处理而成的纯净水或矿泉水,由灌装生产线灌装至PC桶得到的产品。
2、地表水: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