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加油站施工质量检测 周期短效率高
1 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
工程地址:上海市
2 项目名称
中石油加油站站房安全性检测
3 现场检测日期
2018年5月20日
4 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受检加油站建于1993年,站房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网架结构,建筑面积约218m2,站房平面形式为矩形,南北向长度为12.0m,柱跨度为6.0m,东西向长度为18.2m,柱间距由西向东分别为5.8m和5.0m。为了解该站房当前的结构安全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特委托进行检测,并为后续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房屋质量检测的相关规定,针对受检站房的特点和实际状况,本次检测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1)站房建筑、结构概况调查;
(2)站房建筑、结构布置图测绘;
(3)站房使用情况调查;
(4)站房结构完损情况检测;
(5)站房变形测量;
(6)站房混凝土强度及钢材硬度检测;
(7)连接节点检查;
(8)站房结构建模计算分析;
(9)出具站房安全性检测报告书,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5 站房建筑结构概况调查
5.1站房使用情况调查
经过现场调查,该站房除后期增加钢桁架之外,未曾发生其他使用功能改变、火灾、结构大修等情况。
5.2站房建筑、结构概况
受检站房平面形状为矩形,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网架结构。主体结构共6根结构柱,其中钢筋混凝土柱4根,钢柱2根,钢柱脚刚接,东西方向混凝土柱之间设有框架梁,南北方向混凝土柱之间无框架梁。屋盖为钢筋混凝土屋盖+正放四角锥双层钢网架,网架杆件为无缝钢管,节点形式为螺栓球节点,网架支座采用钢柱顶设置十字钢板钢连接节点形式,网架构件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混凝土结构连接。
6站房结构现场测量
6.1 站房结构布置测量
现场用对站房结构进行了测绘,站房建筑平面及剖面布置图详见图6.1~6.4,站房结构柱网及檩条平面布置图详见图6.5~6.6。
可以看出,柱南北向柱距为6.0m,柱东西向柱距由西向东分别为5.8m和5.0m。钢筋混凝土屋面南北向总长度为9.0m,柱距为6.0m,两端各悬挑1.5m,东西向柱距为5.0m,两端各悬挑3.2m(西侧)和4.800m(东侧),屋面梁为上翻梁,屋面板厚200mm。在混凝土屋盖西侧新增5.2m宽度正放四角锥双层钢网架,网格尺寸为1.5m×1.3m,网架高度0.5m;在混凝土屋盖南、北两侧均新增悬挑钢桁架,悬挑长度均为1.5m。
6.2 站房结构构件截面测量
现场采用5m的钢卷尺、超声波测厚仪和游标卡尺对站房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圆柱截面为Φ350mm,钢管柱为Φ351mm×14mm,梁截面尺寸为200mm×600mm,正放四角锥双层钢网架钢管规格为Φ50mm×4.5mm,檩条规格为[5槽钢,图5.4站房3-3剖面图中后加钢桁架角钢规格L60mm×40mm×4mm。
6.3 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检测
采用PS200钢筋探测仪对主要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数量(包括箍筋间距和纵筋数量)和保护层厚度进行调查,个别构件凿开混凝土保护层,采用0-200mm游标卡尺量测钢筋直径,测量结果详见表6.1。检测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纵筋根数及箍筋间距基本满足构造要求。
表6.1 房屋柱、梁钢筋抽样检测结果
轴线
位置
构件
类别
纵筋
箍筋
实测
保护层
实测
3/B轴
柱
12B16
28
A8@150/200
3/A轴
圆柱
12B16
27
A8@150/200
2/B轴
圆柱
12B16
27
A8@150/200
2/A轴
圆柱
12B16
28
A8@150/200
3 /B轴右侧悬挑梁中部
梁顶
2B25
100
A8@200
3 /B轴右侧悬挑梁根部
梁顶
4B25
40
A8@150
6.3 站房结构变形测量
为明确受检站房目前实际变形情况,现场对受检房屋进行变形调查。结果显示,未发现受检站房存在明显变形现象。
7站房混凝土强度及钢材硬度检测
7.1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现场采用酚酞试剂对该房屋部分构件的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测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大于6.0mm。
7.2 混凝土强度检测
为确定受检站房混凝土构件强度,根据受检站房现场实际情况,采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参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进行混凝土强度现场抽样检测。现场实际检测结果见表7.1。
表7.1房屋混凝土强度回弹测试结果
序号
位置
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强度推定值
(MPa)
平均值
标准差
X小值
1
Z2(柱)
38.9
0.84
36.9
37.5
2
Z3(柱)
40.3
0.75
38.5
39.1
3
Z5(柱)
40.2
0.91
39.0
38.7
4
Z6(柱)
38.4
1.12
36.8
36.6
检测结果表明,站房钢筋混凝土柱强度等X判定为C35。
7.3 钢材硬度检测
根据房屋的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里氏硬度计,参照《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X1部分:试验方法》(GB/T17394.1-2014)进行站房钢管柱材料强度现场检测。钢构件材料强度检测结果见表7.2。
表7.2 钢管柱材料强度检测结果
序号
构件名称
平均里氏硬度
钢材抗拉强度
(N/mm2)
规范要求抗拉强度
(N/mm2)
结论
Q235
Q345
1
Z1(柱)
386
427
375~460
470~630
达到Q235
2
Z4(柱)
388
433
375~460
470~630
达到Q235
检测结果表明,站房钢管柱钢材牌号为Q235。
8 站房完损检测
为明确受检站房完损状况,现场对受检站房结构进行了完损检测。经检测,受检站房结构构件无明显损坏,网架螺栓球节点基本完好,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螺栓连接局部松动,屋面局部积水。具体检测结果详见表8.1。
表8-1 站房完损检测结果表
序号
位置
损坏描述
照片编号
1
立面
站站房整体结构现状
照片1
2
地面
站房地面施工
照片2
3
钢管柱
钢柱涂层基本完好
照片3
4
混凝土面
钢筋混凝土柱基本完好
照片4
5
板底
板底粉刷层局部脱落
照片5
6
屋面
屋面局部积水
照片6
7
北面悬挑
北面后加悬挑桁架基本完好
照片7
8
架螺栓球节点
下层网架螺栓球节点基本完好
照片8
9
西面网架
西面后加正放四角锥网架基本完好
照片9
10
节点
正放四角锥网架与混凝土结构螺栓连接节点局部松动
照片10
11
节点
北侧后加悬挑桁架与混凝土结构螺栓
连接节点局部松动
照片11
12
节点
正放四角锥网架与钢管柱连接节点
基本完好
照片12
9 站房承载力验算
9.1 计算参数
站房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网架结构,本次计算分别采用SAP2000 V19.2.1进行钢结构部分计算与复核,采用YJK1.9.0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的计算与复核。
结构屋面为三面敞开式的屋面,为不上人屋面,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荷载取值如下:
(1)混凝土屋面附加恒荷载: 3.5kN/m2
(2)屋面活荷载: 0.5kN/m2
(3)积水荷载: 0.5kN/m2(局部积水)
(4)屋面雪荷载: 基本雪压0.2kN/m2(上海地区)
(5)风荷载: 基本风压0.55kN/m2(上海地区)
(6)钢网架彩钢板屋面附加恒载 0.3kN/m2
(7)钢网架周边立面装修荷载 0.5kN/m2
风荷载体形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X8.3.2条要求取值,不考虑地震作用。
9.2材料强度
混凝土柱、梁及屋面板均采用强度等XC35,钢柱、钢桁架及钢网架采用Q23BX钢材。
9.3钢网架结构部分计算与复核
站房整体结构的SAP2000 V19.2.1模型详见图9.1。
图9.1 站房SAP2000 V19.2.1三维整体模型
验算结果表明,钢柱X大应力比为0.29,钢屋盖构件的X大应力比为0.42,满足规范要求(钢结构应力比简图详见附图5),钢柱和钢屋盖构件的长细比均满足规范要求。
9.4混凝土框架部分计算与复核
站房整体结构的YJK 1.9.0模型详见图9.2。
图9.2 站房YJK 1.9.0三维整体模型(钢桁架简化处理)
验算结果表明,混凝土柱实配纵向钢筋12B16,略小于计算X大配筋面积2430mm2,不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悬挑梁根部梁顶实配纵向钢筋4B25,小于X大计算配筋面积3600mm2,不满足计算要求。混凝土楼板每延米计算配筋614mm2,小于实配钢筋B14@200,基本满足计算要求,但南北向混凝土结构柱之间由于无框架梁,根据规范相关要求,柱上板带配筋宜适当加强。
10 检测结论和建议
10.1 检测结论
本次受检站房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网架结构。通过对该站房的现场检测及计算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南北方向结构柱之间无结构梁,结构不封闭,结构整体性较差。
(2)钢屋盖与混凝土结构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部分连接点局部松动。
(3)混凝土柱及混凝土悬挑上翻梁配筋不满足计算要求。
(4)四根混凝土之间因楼板下挠,结构局部屋面存在积水现象。
(5)结构南北向结构柱之间柱上板带配筋未见加强。
10.2 建议
(1)南北方向结构柱之间建议增设结构梁,加强结构整体性。
(2)建议对钢屋盖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局部松动的螺栓连接节点进行修复。
(3)建议对混凝土结构柱和翻梁进行加固处理。
(4)建议对混凝土屋面板进行加固处理。
11 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站房质量检测规程》(DG/TJ08-79-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7)《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DG/TJ08-2020-2007);
(8)《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10)《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2)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